组织管理
笔记君说:
歌德说过一句话:“同时代的伟大人物可比于空中的巨星。当他们在地平线上出现的时候,我们的眼便不禁向他们瞻望。如果我们有幸能分享这种完美的品质,我们便感到鼓舞和受到陶冶。”时至今日,人们为什么依然怀念邓小平?
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,但也不可回避一些历史人物对历史的积极推动作用:1978年,改革开放;1982年,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构想;1992年,南巡讲话……就像邓小平打桥牌时的表现一样,他只是想把他摸到手的牌打好,但客观上他推动的改革,“可能使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21世纪变得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强大”。
文字、思想是了解一个人最直接的载体,我们整理了3卷《邓小平文选》的若干条有关组织管理的思想,力图穿透纸背,一方面是为了于困境当前重拾信心,一方面是我们可以从伟大的思想中学习组织管理的思维和方法,希望文章对你有所启发。
一、《邓小平文选:第一卷》
001.发现缺点是改进的开端。
(《一二九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》,1941年5月,引自第26页)
002.接受历史教训,是为了今后的工作,但不是把历史上可能做的,机械地搬到今天来运用,而要看今天的具体条件,来决定如何去做。
(《根据地建设与群众运动》,
1943年2月20日,引自第69页)
003.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人们常常是夸大自己好的一面,对于自己的弱点总是原谅的,还往往把弱点看成优点。
(《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》,
1943年11月10日,引自第89页)
004.在真理面前屈服是可贵的精神,绝不是耻辱。
(《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》,
1943年11月10日,引自第92页)
005.我们有些共产党员,马列主义的思想方法太少,看见自己头上有一小块云,就认为天下都是云,凭直觉来看问题,凭自己脑袋上面有没有乌云来判断革命胜利或失败,这样,遇到困难就不会看到光明和胜利,就没有不悲观失望的。
(《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》,1948年4月25日,引自第99页)
006.谁都希望革命快些胜利,可是,问你敢不敢胜利,问题就来了。不一定希望胜利的人就敢于胜利。要胜利就要吃苦。
(《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》,1948年4月25日,引自第100页)
(图为邓小平与刘伯承)
007.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。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。
凡不会写的要学会写,能写而不精的要慢慢地精。
(《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》,
1950年5月16日,引自第145页)
008.有没有力量,不仅是质,也有量的问题。质是要准确性,量也要加大,各方面围绕于此,才有力量。
(《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》,
1950年5月16日,引自第149页)
009.绝大多数同志,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,工作都很努力,但是检查我们党和党员的工作,不能只以“努力”二字来衡量。
努力,表示想把事情办好,这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起码的品质,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看努力的结果。
有两种努力,一种是执行了政策,联系了群众,做好了工作,完成了任务;另一种是工作看起来忙得很,但是实行的是命令主义,违反了政策,脱离了群众,完成不了任务,损害了党的信誉。
我们要区别这两种努力,倡导正确的努力,不赞成那种不正确的努力。
(《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》,
1950年6月6日,引自第153页)
010.我们的工作态度是实事求是,老老实实。
(《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》,
1950年7月21日,引自第170页)
011.主观主义者不懂得,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的学生的人,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,并且只有继续做学生,才能继续做先生。
(《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》,
1956年9月16日,引自第218页)
012.一个人只有不因为自己的功劳和职位而骄傲,不用来作为“特殊化”的资本,反而更加谦虚和谨慎,更加提高自己的以身作则的责任心,他的功劳和职位,才是值得尊敬的。否则,他的骄傲和放肆,必然会把自己淹死。
(《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》,
1956年9月16日,引自第244页)
013.在宣传上,还是毛主席的话,心要热,头要冷。现在主要不是抓指标,而是抓措施。只要措施是积极的,就不是机会主义。
(《办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》,
1958年4月7日,引自第282页)
014.人穷志不要短,越到困难的时候,越要有志气。
(《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》,
1961年10月23日,引自第290页)
015.管事要管本行,议事要议大事,要把眼界搞开阔些。
(《重要的是做好经常工作》,
1961年12月27日,引自第296页)
016.我们忙于事务,不注意学习,容易陷入庸俗的事务主义中去。不注意学习,忙于事务,思想就容易庸俗化。如果说要变质,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。
我们还是要造成一种学习的空气,学习理论的空气。学习实际的空气,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党风,我们党的一个好的传统作风。
(《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,
1962年6月2日,引自第316页)
017.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:“黄猫、黑猫,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。”这是说的打仗。
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,就是不讲老规矩,不按老路子打,一切看情况,打赢算数。
(《怎样恢复农业生产》,
1962年7月7日,引自第323页)
“黄猫、黑猫,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”,这本是四川农村的一句俗语。天府之国,田多粮多,因此鼠多猫亦多,农人养猫是为护粮。后来渐渐被化用为:“不管黑猫白猫,捉到老鼠就是好猫”的“猫论”。
邓小平家中也挂有一副《双猫图》(上图)。这是被誉为“江南猫王”的著名画家陈莲涛所画,图中,一只猫毛色雪白,另一只猫毛色乌黑,右上角有题词:“不管白猫黑猫,能捉老鼠就是好猫。”
上世纪80年代初,薄一波曾问邓小平,对“黑猫白猫”这个说法现在怎么看?他回答:“第一,我现在不收回;第二,我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说的。”
018.策略是为战略服务的。
(《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》,
1965年6月、12月,引自第343页)
有一位外宾在1985年向81岁的邓小平请教长寿秘诀,他回答了4个字——乐观主义,“我是三下三上的人,对什么问题都持乐观态度,相信自己的信念总会实现。”“天塌下来不要紧,有高个子顶着”。
二、《邓小平文选:第二卷》
001.那些常常吹捧人的人是特别值得打个问号的。
(《军队整顿的任务》,
1975年7月14日,引自第16页)
邓小平曾告诉美国《60分钟》节目主持人华莱士,有人想给他写传记,但他不感兴趣。邓小平告诫写作者“不要吹捧”。
002.现在问题相当多,要解决,没有一股劲不行。要敢字当头,横下一条心。
这半年来,我讲了多次话,中心是讲敢字当头。有个“老大难”单位,过去就是老虎屁股摸不得。
后来下了决心,管你是谁,六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,四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,二三十岁的老虎屁股也好,都得摸。一摸,就见效了。
(《各方面都要整顿》,
1975年9月27日、10月4日,引自第35页)
003.我们要实现现代化,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。发展科学技术,不抓教育不行。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,必须有知识,有人才。没有知识,没有人才,怎么上得去?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?
要承认落后,承认落后就有希望了。
(《尊重知识,尊重人才》,
1977年5月24日,引自第40页)
(图为邓小平与李光耀。在被问及最崇拜哪些领导人时,李光耀曾回答道:“戴高乐、邓小平、温斯顿·丘吉尔。”)
004.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,就是“实事求是”四个大字,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。
(《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》,
1977年9月19日,引自第67页)
关于“实事求是”,在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一文中的解释是:“实事”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,“是”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,即规律性,“求”就是我们去研究。
005.人员不流动,思想就会僵化。
(《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》,
1977年9月19日,引自第70页)
006.一定要在斗争中观察、识别干部,选择得当。
(《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的讲话》,
1977年12月28日,引自第75页)
007.认识落后,才能去改变落后。学习先进,才有可能赶超先进。
(《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》,
1978年3月18日,引自第91页)
在1978年3月的全国科学大会上,身临这一场“科学的春天”,现场一位34岁的青年技术员深受触动。9年后,他把自己创办的企业命名为“华为”,取在墙上看到的响亮标语“中华有为”作为企业名。
008.我们开会,作报告,作决议,以及做任何工作,都为的是解决问题。
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,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,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,是否善于总结经验,针对客观现实,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,一切从实际出发。
我们只有这样做了,才有可能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,而这样地解决问题,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,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。如果我们不这样做,那我们就一定什么问题也不可能解决,或者不可能正确地解决。
(《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,
1978年6月2日,引自第113页)
009.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,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。但是,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,如果只讲牺牲精神,不讲物质利益,那就是唯心论。
(《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,团结一致向前看》,1978年12月13日,引自第146页)
在197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,邓小平做了一个讲话,被收录到《邓小平文选》中的题目叫做《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,团结一致向前看》。这篇文章被称为“改革开放的宣言书”。
(图为《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,团结一致向前看》的手稿(局部))
010.要从大处着眼,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,不要一涉及到自己的具体问题就不通了。
(《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》,1979年7月29日,引自第193页)
011.我赞成劲可鼓不可泄。但是要强调一点,我们需要的是鼓实劲,不是鼓虚劲。就是说,我们的工作要扎实,效果要实实在在。
所谓鼓实劲,不是鼓虚劲,拿科学的语言来说,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。不能弄虚作假,不能空喊口号,要有一套科学的办法。
(《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》,
1979年10月4日,引自第196页)
012.不从现在开始,不从部分开始,我们的事业就会拖下去,就没有希望了。
(《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》,
1979年10月4日,引自第197页)
(1979年,邓小平访美。他在世时,总有人“嚷嚷”着要跟美国全面对抗。邓小平说:我是会打桥牌的,不要以为你有4个K就了不起了,别忘了人家还有4个A呢。)
013.真理就是辩出来的。
(《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》,
1979年10月4日,引自第201页)
014.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,没有大批的人才,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。
(《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》,
1979年11月2日,引自第221页)
015.老同志现在的责任很多,第一位的责任是什么?就是认真选拔好接班人。选得合格,选得好,我们就交了账了,这一辈子的事情就差不多了。
(《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》,
1979年11月2日,引自第227页)
我们的同志不要靠老资格吃饭,要靠解决问题正确吃饭。靠正确,不靠资格。(引自《坚持艰苦奋斗,密切联系群众》)
016.任何浪费都是犯罪。
(《目前的形势和任务》,
1980年1月16日,引自第261页)
017.我们一些老同志要有这样的觉悟,不要看不起年轻人,总觉得年轻人不如我们行。
其实,我们过去干工作多大岁数?还不是二十几岁就做大工作了。现在的人就比我们蠢一些呀?
我看还是要开明一点,要从大局着眼,要从我们事业的前途着眼。有能干的人,我们要积极地去发现,发现了就认真帮。
(《目前的形势和任务》,
1980年1月16日,引自第265页)
018.开会要开小会,开短会,不开无准备的会。
会上讲短话,话不离题。议这个问题,你就对这个问题发表意见,赞成或反对,讲理由,扼要一点;没有话就把嘴巴一闭。
不开空话连篇的会,不发离题万里的议论。即使开短会、集体办公,如果一件事情老是议过去议过来,那也不得了。总之,开会、讲话都要解决问题。
(《坚持党的路线,改进工作方法》,
1980年2月29日,引自第283页)
019.我们总是讲,要坚持实事求是,理论和实际相结合,一切从实际出发。
(《关于反对错误思想倾向问题》,
1981年3月27日,引自第380页)
020.现在,有些人发议论,往往只看现象,原因是理论和实践都没有根底。
(《关于反对错误思想倾向问题》,
1981年3月27日,引自第382页)
021.“骄傲”两个字我有点怀疑。凡是有点干劲的、有点能力的,他总是相信自己,是有点主见的人。越有主见的人,越有自信。这个并不坏。
真是有点骄傲,如果放到适当岗位,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的,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。
(《老干部第一位的任务是选拔中青年干部》,1981年7月2日,引自第386页)
022.成熟一件做一件,不成熟宁肯慢一点。
(《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》,
1982年7月4日,引自第410页)
三、《邓小平文选:第三卷》
001.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,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。
独立自主,自力更生,无论过去、现在和将来,都是我们的立足点。
(《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》,1982年9月1日,引自第3页)
002.人才,只有大胆使用,才能培养出来。
对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,要放手提拔,在工资级别上破格提高。招聘也是个办法。
我们要开一条路出来,让有才能的人很快成长,不要老是把人才卡住。
(《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》,
1982年10月14日,引自第17页)
003.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实践是检验路线、方针、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。
(《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》,
1983年4月29日,引自第28页)
004.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。
(《一个国家,两种制度》,
1984年6月22日、23日,引自第59页)
(图为在国庆35周年庆典上,邓小平向群众招手致意)
005.善于发现人才、团结人才、使用人才,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。
(《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》,
1985年3月7日,引自第109页)
006.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,怎样才能团结起来、组织起来呢?一靠理想,二靠纪律。组织起来就有力量。
没有理想,没有纪律,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,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?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?
(《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》,
1985年3月7日,引自第111页)
007.我们的方针是,胆子要大,步子要稳,走一步,看一步。
(《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》,
1985年3月28日,引自第113页)
1980年12月16日,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:“我们要改革,但是步子要稳。因为我们的改革,问题复杂,不能要求过急。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、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,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,随时总结经验,也就是要‘摸着石头过河’。开始时步子要小,缓缓而行。”
008.我们不靠上帝,而靠自己努力,靠不断总结经验,坚定地前进。
(《政治上发展民主,经济上实行改革》,
1985年4月15日,引自第118页)
009.我相信,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,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,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,一定会得到成功。
(《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》,
1985年9月23日,引自第142页)
(图为1985年9月,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讲话)
010.允许不同观点存在,拿事实来说话。
(《拿事实来说话》,
1986年3月28日,引自第155页)
011.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。
(《改革的步子要加快》,
1987年6月12日,引自242页)
012.依我看,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。
(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》,
1988年9月5日、12日,引自第274页)
013.要发展就要变,不变就不会发展。
(《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》,1988年12月21日,引自第283页)
014.多做实事,少说空话。
(《结束过去,开辟未来》,
1989年5月16日,引自第295页)
邓小平在1974年会见美国的一个大学代表团时,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我没有上过大学,但我一向认为,从我出生那天起,就在上着人生这所大学。它没有毕业的一天,直到去见上帝。”
015.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,就是鼻子不通,耳目不灵。
(《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》,1989年6月9日,引自第307页)
016.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,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。
(《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》,
1989年6月16日,引自第310页)
017.不随便批评别人、指责别人,过头的话不要讲,过头的事不要做。
(《改革开放政策稳定,中国大有希望》,
1989年9月4日,引自第320页)
018.中国人分散开来力量不大,集合起来力量就大了。
(《振兴中华民族》,
1990年4月7日,引自第358页)
019.我们不在乎别人说我们什么,真正在乎的是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发展自己。
(《中国永远不允许别国干涉内政》,
1990年7月11日,引自第360页)
(图为1991年邓小平视察浦东。在《邓小平时代》一书里,傅高义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:“邓小平身上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能量。虽然邓小平身材矮小,但担任最高领导人的他在房间一露面,就能展现出夺人的气势,自然而然地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。有不止一位观察家说过,他似乎能给房间带来电流。”)
020.不搞争论,是我的一个发明。不争论,是为了争取时间干。
(《在武昌、深圳、珠海、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》,1992年1月18日-2月21日,引自第374页)
在“南方谈话”中,邓小平曾说:“现在,我们国内条件具备,国际条件有利”“要抓住机会,现在就是好机会。我就担心丧失机会。不抓呀,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,时间一晃就过去了”“不争论,是为了争取时间干。一争论就复杂了,把时间都争掉了,什么也干不成”。
(在南巡到达深圳时,邓小平曾前往仙湖植树。当深圳仙湖植物园管理处负责人介绍玉树又叫发财树时,邓榕对父亲说,“这是发财树,我们都来摸一下嘛,都发财”“以后咱们家也种一棵”。邓小平回答:“让全国人民都种,让全国人民都发财。”)
021.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。要提倡这个,不要提倡本本。
(《在武昌、深圳、珠海、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》,1992年1月18日-2月21日,引自第382页)
1992年1月29日,南巡途中的邓小平来到珠江冰箱厂,当听说这个乡镇企业在7年间产量增加了16倍,排名全国第一,并出口到东南亚国家,他高兴地说:“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,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。发展才是硬道理。”
022.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,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。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,中国反对霸权主义、强权政治,永不称霸。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。
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。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,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!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。
如果从建国起,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,那就很了不起!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,将是很要紧的时期,我们要埋头苦干。
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,责任大啊!
(《在武昌、深圳、珠海、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》,1992年1月18日-2月21日,引自第383页)
(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曾说:“中国并不是必然会出现一位邓小平这样的政治家,他出现了,并且改变了中国,这是中国的幸运。”)
上世纪70年代末,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想要出版一套世界领袖丛书,邓小平的文集被列入了计划之内。
本以为此事难以实现,没想到得到了中方同意,邓小平甚至允诺要亲自写序。在序言里,邓小平写下了这样一句话:
“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,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。”
*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笔记侠立场。
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【 笔记侠 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爱设计每天都会更新素材
一定要多多登录哦
新媒体小编都在用的设计网站,大量模板、图片等您解锁,还有视频素材哦